《诗经·氓》
录入者:zhbr 人气指数: 次 发布时间:2019年12月09日
《诗经·氓》
教学目标:
了解《诗经》的基本文学常识,着重掌握“赋、比、兴”的表现手法。
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。
在诵读的基础上,把握故事情节和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。
教学重点、难点:
“赋、比、兴”表现手法的运用。
把握人物形象和主题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导入
由台湾偶像剧里的爱情故事导入本文: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对青年男女所演绎的一个爱情故事。
二、《诗经》相关文学常识
结合注释①:《诗经》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。原本只称《诗》,汉代时被尊为经典,始称《诗经》。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,故而又称“诗三百”;按其表现内容分为“风”“雅”“颂”三部分。“风”有十五国风,大都是民间歌谣;“雅”分为大雅和小雅,是宫廷乐歌,它是一种正统音乐;“颂”分周颂、鲁颂、商颂,是宗庙祭祀的乐歌。
三、整体感知
正音、释义
预设:氓?蚩?匪?淇?愆?将?垝垣?卜?筮?咎?于嗟?鸠?桑葚?说?徂?汤汤?渐车帷裳?罔?靡?夙?咥?隰?泮?
朗读
教师范读,要求:听清字音与节奏。
强调节奏:二二节拍
学生齐读,要求:读完后,根据预习复述故事情节。
(主要把握:点出故事主要是写了一个女子从恋爱、结婚到被遗弃的生活经历。)
分析课文
根据复述,将课文分为三部分:
相恋(1、2两节)
婚变(3、4、5三节)
分手(6一节)
分析人物性格和叙述者感情:
???相恋:女子的温柔体贴和痴情;男子的暴躁易怒和任性。这时候女主人公情感是热烈而幸福的。
???婚变:女子的吃苦耐劳;男子的负心薄情。女主人公顾影自怜,伤心不已,对男子感到悲痛和怨恨。
???分手:女子被遗弃后的坚强。女主人公在一番回忆自省后,对这桩婚姻开始清醒,也开始显示出她性格中刚烈决绝的一面。
根据所分析的各个章节的感情基调,有感情地再次朗读课文。
四、赋、比、兴
《诗经》按表现手法可分为赋、比、兴三类,与风、雅、颂合称为《诗经》六义。赋,铺陈排比,即铺陈情节,直接叙述事物。比,就是比喻。兴,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,通常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。
指出文章各个章节所使用的表现手法。
明确:赋;??赋;??比、兴;??比、兴;??赋;??赋、比、兴。
全班齐读课文。
五、布置作业
熟读并背诵
预习《采薇》
?
板书设计:
氓
?????????《诗经》
?
一、《诗经》
????《诗》、“诗三百”
????表现内容:风、雅、颂
????表现手法:赋、比、兴
二、??????????????????女子???????????????男子????????????情感
相恋(1、2)?????温柔体贴?痴情??????暴躁易怒?任性??????热烈幸福
婚变(3、4、5)????吃苦耐劳????????????负心薄情????????悲痛怨恨
分手(6)????????????坚强????????????????无情??????????刚烈决绝
?
?
- 上一篇:《孔雀东南飞》教案
- 下一篇:《荆轲刺秦王》教学案例